如同北京天壇的舊科教館即將成為「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當代工藝名人座談會。
看到這棟建築是不是有點眼熟,某個角度看來有點像淡水的天元宮,
實際上這是位於南海路上的舊科教館,外型如北京的天壇,
目前正在整修中,其實這棟建築本身就是一棟古蹟,
待明年春季落成後將搖身一變成為「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座談會
這個月初有機會到台北參與「當代工藝名人座談會」可說是相當特別的經驗,
除了能夠一睹台灣工藝領域上的眾位大師之外,
還有就是能夠先看到部分「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的樣貌實屬難得。
▼餐飲環境
▼展示區
座談會的地點選在國立台灣博物館南昌園區內的呦呦‧荷造場創意料理餐廳,
餐廳本身除了是咖啡館餐廳之外,也算是一間小型的藝術博物館,
所以可以看到有一區域擺滿了不少工藝作品,甚至不乏有大型藝術品。
▼工藝作品
▼大型藝術品
▼媒體出席
抵達餐廳之時,已經看到有不少與會的媒體記者跟一些雜誌專欄作家,
我們一干人一邊享受餐點一邊屏息以待,
等待待會要與我們座談分享的工藝名人們的到齊。
▼店內餐點
▼來賓席
接著就由曾任年代電視總編輯的李小敏擔任主持人介紹參與座談分享的貴賓,
從左至右分別是工藝大師王俠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許耿修主任、
自由落體設計公司的陳俊良總監及長期從事古蹟修復的徐裕建建築師。
▼主持人李小敏介紹來賓
▼許耿修主任(右)
首先就由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許耿修主任談到,
目前正在整修的「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其實就是南投草屯國立台灣工藝文化園區在台北的分館,
這樣的規畫主要的就是透過台北這多元的都市,
讓國外人士更容易更方便接觸到台灣工藝發展與技術交流。
▼王俠軍總監(右)
王俠軍總監是台灣著名的藝術家,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創辦了「琉璃工房」,
將琉璃發展成藝術與文創的結合,開創了工藝上的新境界,近期更將工藝技術運用於中華瓷器上,
以「中華瓷器文化復興者」的非凡意義,榮登2013年中國國務院出版的「華人智造者」肯定,
成為全球50位卓越表現華人創新創意領袖代表之一。座談會中,王俠軍先生期望台灣在工藝能夠創造出台灣的差異化,
以工藝技術引領作品的價值,才能達到一枝獨秀的境界。
▼陳俊良總監(左)
帶著墨鏡展現出十足酷勁的是自由落體設計公司的陳俊良總經理,
曾經以「天圓地方」餐瓷設計榮獲「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
這些年來策展不斷,對於這幾年來把小確性掛在嘴邊覺得視野過於狹小,
認為台灣需要有明確的信念做一些大格局的規劃,把工藝的職人精神投入,
以「越在地,越國際」的方式將台灣味道與文化精神發揮出來。
▼徐裕建建築師(右)
最後一位徐裕建建築師其事務所成立多年,
在執行古蹟修復及歷史建築上有過許多令人稱頌的事蹟,
像是三峽老街、剝皮寮老街、國定古蹟「台北賓館」等老街修復回復舊貌,
甚至最近很夯很熱門的台南「林百貨」都是由其經手與規劃。
座談會中提到如何將台灣本土工藝技術結合古典文化,是具有意義及挑戰性的,
將建築注入靈魂使其成為有劇情的空間,才能引起眾人的共鳴。
▼如天壇外觀
座談會結束後由徐裕建建築師帶領我們媒體們參觀正在修建的科教館,
科教館的位置就是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旁邊,科教館本身就是台北市定古蹟。
今年夏天霸子我也曾經來過國立歷史博物館來看德古拉傳奇展覽,
就有注意到被圍起來的工藝設計分館。
▼格局
經由發展中心許耿修主任的解說,整棟建築規劃是有七層樓層。
整修後,分館的二樓將作為台灣當代工藝紀念品賣場,
三樓作為創意通路空間,四樓則會規畫主題展與工藝主題做結合,
五樓的部分視野環境優美適合當成餐飲空間,
六樓會有115坪的空間做為工藝設計學堂及多媒體空間,
七樓的部分則是多功能交流空間,剩餘的空間就是行政辦公及會議室用途。
▼水泥仿木梁柱
由徐裕建建築師的介紹下看到了一些很特殊的工藝技術,
像是梁柱上的雕刻正是要仿造宮殿裡面的木頭梁柱,
主體是水泥卻要展現出不同材質的質感,就像是外牆的圍欄,
也是用水泥仿造出像石頭一般的模樣。
▼水泥仿石柱
▼木頭屋樑
最上方的紅色屋樑是少數保留下來的木頭屋樑,
牆上的彩繪是宮殿式彩繪,這種算是古代時才會有的彩繪。
▼殿式彩繪
▼窗櫺
▼徐裕建建築師解說中
這層樓的窗戶就是剛剛在外頭看到一格格的窗櫺,其實內外各有一排窗,
走在這條仿古根漢美術館斜坡處可以看到,左右兩頭的窗戶材質大不相同,
左邊靠近內部的是木頭材質,右邊靠外面那側則是鋁製窗戶,
從外面觀看其實很難看的出是鋁製的,刻意要仿造成木窗也算是呼應主體。
▼木窗
▼鋁製仿木窗
當然整個舊科教館內的格局有不少是當初設計時所留存的,
像是屋頂、屋身及台階三者讓人看起來像北京的天壇,
建築內部的柱子或是最頂部刻意保留讓光線射入的氣窗,
甚至是從陽台出可以遙望總統府,在在都顯示出當初一些搭建思維。
▼遙望總統府
很榮幸能夠參與這場座談會,
除了聽到一些大師們對於當代工藝上的見解與期許,
還能窺探正在整修的科教館內部格局,這些都是難能可貴的經驗,
期望明年春天「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能夠順利落成,
讓霸子我有機會能夠走進去感受一下全新樣貌的「新古蹟」~
▼合照
◎相關資訊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http://www.ntcri.gov.tw/zh-tw/Home.aspx
地址:臺北市華陰街38號
電話:02-2559-9920
「呦呦‧荷造場」
http://www.yuyuart.com.tw/index.aspx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一段1號
營業時間:10:00~ 21:00,週一公休。
電話: 02-2396-5099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可以幫忙按個推或讚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