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立三十」特展-看先民鑄鼎融金的科學智慧,五大博物館青銅器聯展,讓我們一”銅”看展去!(科博館展覽/歷史文物展/邀稿)
明年2016將是台中科博館成立30週年,為了慶祝這值得紀念的週年,
科博館今年結合了湖北省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館等兩岸知名博物館,
聯合推出了「鼎立三十」特展,從5/22開始展期長達九個月。
▼特展旗幟
「鼎立三十」特展就在科博館生命科學廳的第四特展室,
一走進生命科學廳就會看到一副大型的編鐘,
編鐘也是先民們對於青銅器工藝智慧的體現之一。
▼入口處的編鐘
編鐘旁邊就是特展的入口處,入口處這邊有關於青銅的引言,
青銅是銅與錫、鉛等金屬的合金,比紅銅來的硬,應用範圍來的更廣,
大約距今3500年前,世界各地陸續開始製造與使用青銅器。
▼特展入口處
▼導覽解說中
當然在觀賞這些青銅器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一下自然界的銅長成甚麼模樣,
跟著解說員的腳步看到的是「銅草花」,銅草花生長在有銅礦的地方,
因此人們常常會依照這種花的分布來尋找銅礦。
(霸子我是早上10點左右進場剛好遇到早上第一場的解說時段)
▼銅草花
▼自然銅
自然界的銅通常會以硫化物、氧化物等化合物所構成的礦石存在,
常見的有自然銅、藍銅礦、黃銅礦、孔雀石等五顏六色的模樣,
這些銅礦充滿了絢麗的顏色,除了拿來煉銅,也作為顏料、飾品與寶石。
▼藍銅礦
▼孔雀石
看完了大自然的銅,緊接著會看到一系列關於銅礦開採冶煉的模型,
這些模型還原了當時古時候人們開採銅礦的模樣。
▼銅礦開採
▼相關模型還原
他們要在這些狹窄的通道中進行開採、搬運等,
還展示出他們在這些環境下所衍生出的相關技術與工具。
(看到這些器具與技術都不得不佩服當時人們的智慧阿)
▼木井框架
▼銅鐵工具
比如說在狹窄的通道中固定距離設置「木井框架」用來支撐通道,
或是說挖鑿銅礦需要的銅鐵工具,以及在通道中使用竹籤紮成的火把當照明。
用竹籤紮成的「竹火籤」點亮時不易產成大量濃煙,
效用也比木把來的持久,有利於長時間在隧道內進行採礦時使用。
▼竹火籤
▼煉銅模擬還原
之後將開採出來的銅礦進行火法煉銅,在煉銅過程中加入石英、方解石等,
讓礦物中的雜質與金屬分離,多次反覆,提煉出粗銅(銅碇)與純紅銅。
▼青銅原料,銅碇
提煉出來濃度較純的銅之後才會將其運用在鑄造青銅器中,
純銅的器皿較軟,加入錫可以降低熔點,增加其硬度與強度。
▼泥範鑄造
古代鑄青銅的方式最常見的是「泥範鑄造」也就是用泥土先做一個模具,
之後再把銅液澆灌注入模具中,冷卻之後就會成形,
之後再把外範敲破取出裡面的青銅器。
▼實心泥模
可以在模具上雕刻出花紋,而且泥土製的模具通常只能使用一次,
也就是說每一個青銅器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不像現在可以透過模具重複製造出很多一模一樣的東西)
▼從小洞澆灌銅液
瞭解了青銅器的製作,再來就是來看中國歷史上比較廣泛運用青銅器的時代,
從一些史料及出土的遺址推估中國大概從西元前2000年就有青銅器的運用,
主要就是夏朝、商朝、到西周及東周(春秋和戰國)時期。
▼展覽場地
展覽館內有區分商朝、西周及東周的一些青銅器,
從這些出土的器具用於哪些事物上多少可以窺探出各朝文化及演變。
▼相關器皿
例如商朝是一個對於鬼神很虔誠的一個朝代,除了運用在軍事上的兵器,
另外日常生活中像是炊器中的鼎、鬲或是酒器中的爵、尊,
都是在祭祀鬼神的慶典上就有被廣泛的運用,
這時期青銅器上的紋飾以獸面紋為主,也是學者們稱呼的饕餮紋。
▼饕餮紋
▼商朝的鼎、爵、尊
西周開始在宗法的規範下有了貴族尊卑的禮樂制度,
所以除了上述那些用途之外,青銅器也被製作成樂器,
像是一開始入口處的編鐘也在這個時間點出現。
▼青銅編鐘
▼紐鐘還可懸掛
春秋戰國時代青銅器上的紋路也從獸面紋朝向龍、鳳紋,
像是這個大型盛酒器「罍」上頭的紋路就是一個龍的圖案。
▼罍上的紋路
春秋戰國時在青銅器鑄冶的技術上發展的相當的高,
因為這時代戰爭頻繁,兵器得以迅速的發展開來,也出現不少著名的鑄匠師,
吳、越生產的寶劍名聞天下,甚至埋在地下兩千年後出土依舊鋒利。
▼越王勾踐劍(複製品)
▼力能扛鼎
▼請戴手套
展區內還有規劃一區是可以讓民眾親自體驗一下「鼎」的重量,
戴上手套可以自己感受到這些鼎的觸感,其實是一件頗有趣的事情,
畢竟現代人鍋碗瓢盆看的多了,古代的鼎可就真的難找。
▼感受這些鼎的重量
▼戰國時的青銅器
古時候的鼎通常在祭祀時是用來烹煮肉食,算是最重要的祭器,
也代表著具有相當身分及地位的人才能使用,
在周朝的禮儀宗法制度要天子這樣的身分才配得上。
▼鼎
在春秋戰國時因為周朝王室中衰,已經漸漸失去對諸侯國的控制,
所以末期出土的青銅器會看到一些諸侯使用到鼎,算是僭越禮制的情況。
▼曾侯乙尊盤
甚至有些器皿作工之繁複,細節上之講究讓人看了嘆為觀止,
比如說這只「曾侯乙尊盤」中間是尊,用來裝酒,周圍的盤是用來盛水,
上面簍空的細節以及周圍的獸型裝飾,這樣的樣貌已經超出一般實用範圍。
(比較像是裝飾品,說穿了就是一種身分象徵與虛榮吧!)
▼繁複且令人驚嘆
▼拓印
最後有一區是可以讓民眾自己體驗圖紋的拓印,
可以依照自己喜歡的圖案挑選想要拓印的顏色。
▼圖紋
▼販售區
最後離開展區前當然會有相關商品的販售區,
雖然不是非常的大,不過裡面的文具品有些還蠻實用的,
而且上面還有印製可愛的鼎娃娃,像是那個筆記本霸子我就有買一本。
▼相關週邊商品
走出展區別忘了後頭還有個採礦體驗,只要持有「鼎立三十」特展的門票,
就可以體驗一下古代人採銅礦的那種感受,很適合家長帶著小朋友來體驗。
(隔壁還有一區是冶煉鑄造的演示,有興趣的捧油也可以觀賞看看)
▼採礦體驗
▼模擬古代挖礦
關於這次「鼎立三十」特展,對於喜好歷史文物的捧油來說算是相當的有趣,
可對中國古代的青銅器能有更多的認識,也對以前開採銅礦有更深的認知,
此外還可以看到從其他各地借來這些青銅器文物,趁這次展出時間頗長,
不妨好好的規劃來趟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看展之旅也很有意義阿。
◎相關資訊
「鼎立三十」特展 – 看先民鑄鼎融金的科學智慧
http://web2.nmns.edu.tw/Exhibits/104/30th/index.html
特展定時解說:每日10:00、11:00、14:00、15:00
展覽日期:2015/5/22~2016/2/22
地址:台中市北區館前路1號(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第四特展室)
電話: 04-2322-6940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09:00~17:00(週一休館)
104年7月1日(三)至8月30日(日)暑假期間週一正常開館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寫得不錯可以幫忙按個推或讚
臉書留言
一般留言